幼兒英語Q&A

Q&A

牽著孩子的是「陪伴」、不是「牽絆」

# 心得分享

牽著孩子的是「陪伴」、不是「牽絆」

【牽著孩子的手是陪伴,不是牽絆】

(今天不談課程,來聊聊育兒心得吧)

-

可能在外人眼中、

我是一位教了20多年升學考試的老師,

所以理應比一般人更重視孩子的考試成績吧!

的確,在講台上,

因為背負著來自四面八方家長的期待,

我必須努力幫學生將他們的「努力」轉化成「分數」;

畢竟,在台灣現實的升學體制下,

分數就是一切。

於是,

這20多年來,

發現了台灣學生普遍的通病:

每次月考後,就是等成績;

考好很開心、考不好下次再努力。

但是,

卻很少同學願意在成績公布之後,

認真去檢討比分數更重要的東西呀!

那就是應該要藉由考試,

找出自己學習的缺點或盲點,

再去進行修正;

過程中把原本不會的練到會,

這就叫「進步」;

累積一次次的進步,

那就是「成長」!

也就是說,

考試應該對學生來說只是階段學習的「中點」、

而不是「終點」;

我們應該應用的是它反映出來的資訊、

而不是只在意分數。

-

好啦,

所以回到自己孩子的教育上面吧。

一開始先承認,

我在「爸爸」這個角色上,是有點算怪咖吧。

從她開始喜歡畫畫開始,

我就希望她不要追求「畫得很像」、

而是要畫出心裡的感覺;

(不知道這會不會造成美術老師的困擾)

吃飯時間不吃飯,

我也不逼她吃,

但是之後肚子餓了她只能乖乖等下一餐。

(這點倒是媽媽很不能接受)

從她一進入國小開始,

跟幼兒園不同的是、

生活中開始出現了「功課」跟「考試」。

我從不逼她去寫功課,

因為想讓她自己知道寫功課是為了讓自己進步、

以及自己體會如果不寫會有什麼結果;

功課上遇到問題,

我不會直接給她所謂的標準答案,‘

而是陪她一起想,

引導她找到屬於自己的思考方向,

讓她有一種「啊、原來如此」的成就感。

-

這次月考過後,

我也擺明跟她說:

「爸爸不會在意妳的分數,

但是妳有知道每個錯誤的原因嗎?」

於是,當她回答:

「I know you want me to learn from mistakes.」

的那一刻時,

我很開心地發現:

在她接受正規教育的起點,

已經埋下了正確學習心態的種子。

-

當她因為開始體會到由於讀書、

生活中有越來越多她看得懂的字,

偶爾跟爸媽得意地解釋為什麼會下雨、

(還有可能已經聽了100次的同一個笑話)

或是從簡單的加法自己推出乘法的邏輯時,

過程中能感受到她已經不將學習視為「壓力」,

而是不斷享受自己進步的喜悅!

-

當然,

孩子的成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

一開始牽著他的手,

是希望能陪孩子找出適合他的那條路;

還是要讓孩子多嘗試,

學習接受挫折、也擁抱成就感。

當他能有足夠健康的心態面對教育時,

我們就能輕巧地放手,

別讓父母緊握的手、

牽絆著他能飛更高的可能性!

????《Learn from mistakes.》

-我是老師、也是爸爸的碎念分享-

課程詢問

您對我們的課程有相關疑問嗎?

前往諮詢